张汶川大使在白俄罗斯《星报》发表署名文章《搭建人文交流桥梁 促进全球文明对话》

2025-06-25 13:40

    6月24日,张汶川大使在白俄罗斯《星报》发表署名文章《搭建人文交流桥梁 促进全球文明对话》。文章全文如下:

2024年6月,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中国联合80多个国家共同提出的决议,决定将每年6月10日设立为文明对话国际日。推动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是中国坚持践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的成功实践,也是为推动全球不同文明间交流对话、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一年来,中国与各方携手合作,积极落实联大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的决议精神,努力为不同文明平等对话搭建平台:从“2024·上合组织国家文明对话”到“金砖国家文明对话”,从2024中拉文明对话到第四届中非文明对话大会,中国坚定做文明交流互鉴的促进力量。

2025年6月10日,中国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文明对话国际日”主题活动,以主题对话会、展览、演出等多元形式搭建起文明互鉴的桥梁。当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主题活动上发表视频致辞,深刻阐述全球文明倡议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表示文明对话是和平的纽带、发展的动力、友谊的桥梁。世界各地也相继举办“文明对话国际日”主题活动。全球文明倡议为何如此深入人心?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找到答案:

一是全球文明倡议主张以对话协商取代强制胁迫。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西方国家对此充满战略焦虑。全球文明倡议反对党同伐异的文明交往观,强调建立全球文明对话常态化、专项化机制,以人类文明新形态为文明叙事框架,主张不同文明间的尊重和交流互鉴,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超越文化霸权主义窠臼,增进不同文明间的共存共荣,和谐共生,提高全球文明对话的价值认同。

二是全球文明倡议主张以合作共赢取代零和博弈。当前,一些利益集团为一己之私,挑起文明冲突,煽动阵营对抗,严重侵蚀不同文明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基石,破坏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的进程。世界的稳定发展既不是少数国家的独享发展,也不是一种文明的一枝独秀,而是世界文明的百花齐放。全球文明倡议强调超越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等的差异,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普惠共赢为指引,推动不同文明间的协同合作、共同繁荣。

三是全球文明倡议主张以开放包容取代封闭排他。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世界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持续上升,全球发展赤字日益严峻,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愈演愈烈,主张筑墙设垒、脱钩断链的逆全球化思潮沉渣泛起。但历史和现实表明,封闭必然导致落后,开放才能走向繁荣。全球文明倡议主张在尊重文明多样性的基础上,正确看待文明差异,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取长补短、兼收并蓄,实现文明间的良性互动。

在推进全球文明对话、促进世界稳定与和平的征程上,中国和白俄罗斯始终是坚定的同行者。在习近平主席和卢卡申科总统的战略引领下,中白关系已提升为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成为国与国交往的典范。两国在政治互信、务实合作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在多边舞台上坚定支持彼此核心利益,为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作出了重要贡献。中白人文交流蓬勃发展,为两国关系注入了温暖而持久的生命力。从双方互设文化中心,到白俄罗斯国家图书馆开设中国图书中心;从白俄罗斯国家大剧院每年赴华巡演,到中国影片斩获明斯克国际电影节最高奖;从互派留学生规模的逐年扩大,到中白大学联盟和高水平大学校长论坛的相继成立,两国人民用一个个实际行动诠释了文明互鉴的真谛。

大道不孤,众行致远。中国愿与包括白俄罗斯在内的世界各国一道,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积极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搭建更多交流平台,拓宽更多合作渠道,推动不同文明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众共同进步,在包容互鉴、创新发展中共创辉煌,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更光明可期。

俄文原文链接如下:https://zviazda.by/ru/news/kak-razvivaetsya-globalnyy-dialog-tsivilizats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