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谢小用大使在白俄罗斯《星报》发表署名文章《为什么要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文章全文如下:
6月7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中国提出的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决议,并将6月10日设立为文明对话国际日。这一决议得到国际社会热烈响应和广泛支持,共有15个国家参加决议核心小组,包括白俄罗斯在内的83个国家参加联署。联合国文明联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欢迎和支持决议获得通过,众多国际人士纷纷表示赞赏,认为该决议深刻契合国际社会对不同文明和谐共生、美美与共的共同愿望,将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注入正能量。
文明对话国际日的设立,是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有助于推动国际社会聚焦文明对话议题,消弭文明冲突、促进文明互鉴、增进文明共识,推动全球文明发展进步。在多重危机挑战交织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当下,文明对话国际日的设立可谓正逢其时、众望所归、意义重大。
首先,文明对话国际日的设立为国际社会弥合分歧提供深刻启迪。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地缘政治矛盾日益加剧,地区冲突此起彼伏。文明对话是消除歧视偏见、增进理解信任、促进民心相通、加强团结合作的有效手段和必由之路。中方一贯积极致力于以对话凝聚和平共识,主张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文明对话国际日倡导尊重文明多样性,蕴含着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反映出相互尊重、包容互鉴、“和合共生”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对世界各国以和平方式处理分歧、以对话协商解决争端具有启发意义。
其次,文明对话国际日的设立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与传承创新搭建有益平台。当今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各具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植根于丰富多样、源远流长的文明传承。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方提议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旨在提升全世界对文明多样性、文明交流合作重要价值的认识,鼓励不同文明通过交流对话、相互借鉴,融合各家优长,在传承中实现与时俱进,让古老文明焕发出新的生机,实现不同文明共同繁荣。
第三,文明对话国际日的设立为世界各国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提供独特契机。当前,世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种类繁多而且日益严峻复杂,和平赤字、安全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有增无减,推动加强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是大势所趋,也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面对气候变化加剧、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等全球性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需要各国同舟共济、增进团结、通力合作,通过文明交流互鉴凝聚共识,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共同探寻解决之道。联合国将于今年9月举行未来峰会,对当前挑战提出系统性应对方案。值此重要历史节点,联大通过关于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的决议,发出倡导文明对话、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积极信号,对人类社会完善全球治理、共同应对挑战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最后,文明对话国际日的设立标志着中国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不断落地生根。2023年3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主席郑重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向世界发出深入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真挚呼吁,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积极呼应。关于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的联大决议以全球文明倡议的“四个共同倡导”核心要义为主线,鼓励各方举行丰富多彩的国际日庆祝活动,倡导尊重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的传承和创新,积极推动人文交流与合作,将为人类社会的团结进步注入文明力量,为实现人类文明共同繁荣提供持久动力。国际社会一致支持联大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再一次充分表明全球文明倡议顺应时代潮流、契合时代需求,充分表明全球文明倡议的核心价值正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和认同。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人文合作是中白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应有之义,两国关系堪称文明对话交流、包容互鉴的典范。中白人文合作的实践充分证明,文明对话、文化交流是各国人民加深理解与信任的重要桥梁,是各国文明博采众长、与时俱进的绝佳渠道。面向未来,中国愿同包括白俄罗斯在内的国际社会一道,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纪念文明对话国际日,深入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在包容“不同”中寻求“共同”,在尊重“差异”中谋求“大同”,致力于推动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全面发展,携手谱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